传统商超大逃杀:有人关店300家,有人年入170亿
2024年的中国商超江湖,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存游戏。一边是永辉超市全年预亏14亿,关掉200多家门店;另一边是山姆会员店狂揽千亿营收,胖东来年销170亿创纪录。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,撕开了传统零售最后的遮羞布——不是电商太强,而是传统商超太弱。
一、困局:传统商超的"三体危机"
-
客流塌方:超市变鬼城
尼尔森数据显示,2024年大卖场渠道增速暴跌至-11.4%。郑州某永辉门店,曾经需要排队结账的生鲜区,现在货架上贴满"买一送一"的红色标签,收银台排队的顾客屈指可数。这不是个案——全国超60%的传统商超,日均客流量较五年前腰斩。 -
成本绞杀:每平米都在流血
人工租金成本每年涨8%,但坪效却以每年12%的速度下滑。某三线城市商超老板算过一笔账:一万平方米的卖场,每年光是空调电费就要烧掉200万,但销售额连付房租都不够。 -
模式癌变:货架上的慢性自杀
传统商超还在玩"大而全"的旧把戏,2万个SKU堆满货架,结果却是"样样通,样样松"。反观山姆会员店,每个品类只卖1-2款爆品,瑞士卷、榴莲千层这些"网红单品",让年轻人宁可开车半小时也要来打卡。
二、破局:生存者的"三把利刃"
-
爆款制造机:把商品变成社交货币
山姆的"爆款逻辑"堪称教科书:定制蛋黄酥产线,把成本压到手工制作的1/3;胖东来自研的DL果汁,让年轻人甘愿代购。这些商品不是用来卖的,而是用来拍照发朋友圈的。2024年,山姆会员店光是会员费就赚了280亿。 -
渠道大挪移:把超市装进手机
沃尔玛小程序用户突破7000万,盒马30%的订单来自30分钟极速达。更狠的是奥乐齐,这个德国品牌把90%的SKU搬到微信小程序,上海阿姨们早上买菜、下午收快递,把社区团购玩成了"线上菜市场"。 -
区域割据战:本土品牌的绝地反击
区域商超正在上演"农村包围城市"。福建的朴朴超市,用"30分钟必达"的闪电战术,在厦门市场把永辉逼得节节败退;湖南的步步高,靠着"不卖隔夜肉"的狠招,在三四线城市杀出一条血路。
三、未来:商超的"黑暗森林法则"
-
供应链生死时速
盒马用AI预测需求,把库存损耗从15%压到5%;胖东来直接派工程师住进工厂,把酸奶瓶盖的开启力从15牛优化到12牛。未来的商超竞争,本质上是供应链的效率战争。 -
情绪价值定价权
年轻人不再为商品本身买单,他们为"情绪体验"付钱。胖东来把收银台改造成"解压室",永辉在超市里开宠物托管中心,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操作,反而让客单价提升了30%。 -
新物种的降维打击
当零食有鸣把门店开到1万家,当美团闪电仓用算法重构"30分钟万物到家",传统商超才惊觉:打败自己的不是同行,而是跨界的新物种。
结语:商超已死,零售永生
这场分化本质上是零售业的"物种大灭绝"。那些还在抱着"卖场思维"的传统商超,终将被时代淘汰;而那些真正理解"商品即服务"、"体验即价值"的新势力,正在书写新的游戏规则。记住:不是消费者抛弃了超市,而是超市辜负了消费者。